文字引擎>玄幻奇幻>重回1958,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> 第124章:小鸡孵化房
    回到村子,李辰溪一眼便瞧见一群孩子正热火朝天地赶麻雀。可别小瞧了这些麻雀,虽然一两只不起眼,但一群麻雀每天消耗的粮食可不容小觑,听说有的地方麻雀多得遮天蔽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大忠望着田野,语气中带着几分喜悦:“再过阵子,小麦就该收割了。”尽管他已在城里工作,但对村里的事儿依旧挂念在心。一来,他的娘亲、弟弟和妹妹都还在村里;二来,有十六叔作为榜样,大伙儿即便进了城,也始终与李家庄紧密相连。那种进城后就与村里划清界限的人,估计也不会讨十六叔的欢心。毕竟,惹谁不快,也不能惹十六叔不高兴啊!

    这时,那群小家伙瞧见李辰溪,纷纷涌了上来。

    李辰溪笑着指了指罗大鹏:“今天他带了好吃的,找他去吧。”

    小家伙们一听罗大鹏有好吃的,立刻围了过去,七嘴八舌地喊着“大鹏哥”“老大”。罗大鹏听着这些称呼,心里五味杂陈。喊李辰溪是十六爷爷,到自己这儿就成了哥,辈分又降了一截,让他不禁有些郁闷。

    不过,看着这些“小弟”们,罗大鹏还是从车斗里拿出了那袋麻花:“来来来,排队啊,个子矮的站前面。”等大家排好队后,他开始给每人分发一块麻花。

    麻花,这油炸食品中的佼佼者,因其外形呈铰链状,故又名“铰链棒”。要说最出名的,当属天津麻花,香、酥、脆、甜,即便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,也依然风味不减,既不走味也不绵软变质。在物资匮乏的今天,麻花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极高,简直能与后世的辣条相媲美。罗大鹏再次体验了一把当老大的滋味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李志明等人也忙着帮忙卸货,将排污管等物件搬到一旁。“这又是啥玩意儿?”李志明好奇地问道。

    “这一堆材料是用来建厕所的,而那一堆则是为了搭建小鸡孵化房。”李辰溪解释道。

    听到“小鸡孵化房”这个词,给李辰溪盖房子的工人们脸上都露出了困惑的表情。小鸡孵化房?这是个啥新鲜玩意儿?

    看着大家一脸茫然,李辰溪只好进一步说明:“简单来说,就是一个能人工孵化鸡蛋,让鸡蛋孵出小鸡的机器和房子。由于我们村还没有通电,所以我打算建一个孵化房,采用人工的方式来孵化小鸡。”

    “啊?还能这样操作?”所有人听后都震惊不已,感觉自己的三观都被刷新了。

    在传统观念里,只有母鸡才能孵出小鸡,突然听到说可以人工孵化,大家确实难以接受。

    “这是可以的,而且成功率可能比母鸡还要高,速度也更快。”李辰溪自信地说道。

    他可不是在吹牛。母鸡孵小鸡时,总会有离开的时候,这肯定会影响孵化的效率。而且,母鸡也无法准确判断哪些鸡蛋是好的,哪些是受精的。

    “其实,孵小鸡主要就看两个要素:一是温度,要模仿母鸡孵小鸡时的温度;二是通风排气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鸡蛋也是需要呼吸的,就像我们人一样。”李辰溪继续解释。

    然而,尽管他这么说了,大家还是一脸茫然,显然没太明白。

    见状,李辰溪也不再过多解释:“算了,如果你们听不懂,就按照我说的去做,到时候自然会有小鸡孵出来,你们就不用担心了。”

    听到李辰溪这么说,大家也就不再多问。毕竟,他们确实难以理解这个新概念,解释再多也没用。只有亲眼看到不用母鸡也能孵出小鸡,他们才会真正相信。

    再说了,李辰溪是个知识分子,懂的肯定比他们多得多。或许,他还真有办法不用母鸡就能孵出小鸡呢。

    就像太阳灶一样,不用烧柴就能把水烧开;还有压水井,随便摇几下就能摇出地下水。一个月前,要是有人跟他们这么说,他们都会觉得那人是疯了。

    回到屋里,李辰溪把之前一元购得的五常大米扛了进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