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4章众臣齐聚郡公府郡公府,大殿内。李铮坐在了首位上。在左右两侧的椅子上坐了秦健生,陈玄礼,还有兵部尚书李靖,礼部尚书长孙无忌,刑部尚书张公谨,礼部尚书陈叔宝,还有一些侍郎,中书省大臣。如今六部齐聚。这郡公府大殿内俨然就是一个小朝堂了。在整个大唐,也唯有李世民和李铮能够如此了。而在大殿外。赵明镇守,亲卫拱卫各处,任何人没有命令不得靠近。毕竟在内商议的是国家大事。“殿下。”“算算时间,如今削兵权的圣旨应该已经传到了天下各处藩王的手中了。”“这一削藩,藩王调兵必须通过兵部上奏,请得兵符之后,再有户部调集粮草辎重,这足可断绝藩王拥兵自重,以后殿下继位,藩王之祸也不会再有。”“而且殿下能够劝服皇上降旨,一皇上圣旨去做。”“这一举,高明。”张公谨一脸笑容的等会这李铮道。“父皇是圣明之君,他清楚知道天下大乱是什么后果,手足相残又是什么后果。”“他也知道我的性格,更清楚那些叔叔们的性格。”“这削藩的旨意如果是在以后我继位后下发,我的那些叔叔们不会老实,说不定会掀起一些风浪来。”“但在父皇手中发出,这一个小国可不一样,我的那些叔叔们可不敢造次。”“能够避免以后手足相残,刀兵相见。”“如果因为我李家内部的争斗而导致天下大乱,叔侄相残,那就是大罪过了。”李铮十分感慨说道。听到这话。在场的众人都拱手对着李铮一拜:“殿下高义。”“削藩。”“将兵权整合只是第一步。”“第二步。”“就是皇族俸禄之事。”李铮一脸严肃的对着众人道。“殿下。”“这些藩王的俸禄也是皇上钦定的,此事只怕难以更改。”陈叔宝恭敬的说道。“如果还是以前的父皇,那自然不会改的,但是我已经给父皇言明了利害,关系。”李铮一笑。随后。十分严肃道:“如今我皇族就有上千人口,钱侍郎,这些人占国库消耗银两多少?”户部侍郎钱谦拱手抱拳,立刻回道:“回殿下,这些藩王每年的花销占据国库将近一成。”“听到这个数字了没有?”“可怕吗?”“如今我大唐皇族上千口人就消耗国库税收的一成。”“那十年后?一百年后呢?”“皇族的人口会暴涨到何种地步?”“几万?几十万?”“到了这个地步,国库还能够养得了吗?”“如果持续下去,皇族就是大唐国的害虫,会一步一步的将大唐啃食,直到大唐难以维持,天下大乱,又是一个王朝兴起,到时候,有一个全新的王朝踩着大唐的灭亡躯壳诞生。”“我对父皇就是如此说的。”“他也接受我对意见。”“所以也同意了我削皇族供奉之事。”李铮沉声道。原本未曾理会此事的众位官吏也面带严肃之色。的确。李铮说的话都是实话。如果真的持续下去,大唐迟早有一天会亡国。“殿下。”“削皇族供奉之事,可行。”“但皇族出身尊贵,这是改变不了的。”“皇上当初下旨,皇族不得考取功名,不得从商,以俸禄而食。”<divclass="contentadv">“如果削了他们的俸禄,以后皇族如何安置也是一个问题。”长孙无忌严肃说道。“不错。”“削了皇族俸禄,如若没有好的办法安置,只怕也会造成皇族乱象,他们也会对殿下诟病。”“此事,还需徐徐图之。”李靖也说道。“是啊殿下。”“如今削藩已成,兵权掌控,俸禄之事还可暂缓。”其他人也是纷纷劝说道。从现在来看。皇族俸禄之事比削藩王兵权更加棘手,稍有不慎,就会引起很大的乱象。毕竟这事关利益,还有无数皇族的安宁。此事太大了。这些当朝大员们也不敢轻易妄言。“此事。”“我意已决。”“为了我大唐江山永世传承,为了天蝎爱黎民百姓不再遭受战乱之苦,势在必行。”“不过。”“也正如诸位大人所言。”“此事可暂缓。”“但必须落实。”“像一个万全之策,其实在我心中,已经有了想法。”“但我想集思广益,看看诸位大人有何想法,说不定能够让我心中所想更为完善。”“所以今日后。”“诸位大人都回去拟定一份削俸禄后如何安置的奏折,直接上奏议政殿。”“我会和父皇一同,亲自批阅。”李铮对着群臣说道。闻言。看着李铮的决然。群臣都纷纷点头:“臣等领命。”“护国公。”“我让你筛选将领都如何了?”李铮又看向了秦健生问道。“回殿下。”“这一次筛选将领,臣与陈大将军一同筛选,这是名录。”“请殿下一看。”秦健生站起来,从怀里掏出一份名录,对着李铮一递。李铮拿起来。打开名录一看。在这名录上,不乏他所知道的一些曾经耳熟能详的名字,但此刻他们都是大唐的臣子,属于大唐的战将。只要李铮一道命令,他们就将赴死效忠。这就是皇权。“不错。”召集他们,让他们来我的府上,今天下午我会亲自接见他们。“还有,原本李泰麾下的将领也一并带来。”李铮合上名录,对着秦健生和陈玄礼道。“陈玄礼恭敬道:“殿下,李泰毕竟做了那种事,他的那些部下们真的可用吗?”虽然李泰做的事并没有在明面上传开,但是朝廷毕竟这么多大臣,就比如在座的都知道李泰做了什么。这是绝不宽赦之罪。如果不是因为他是皇帝的儿子,肯定会被千刀万剐,碎尸万段的。不过。对于他这种人来说,活着比死更加痛苦。他向往天下,向往战场,但今后余生都永世囚禁在宗庙内,甚至连妻儿都没有机会再见了。“他们曾经虽然是晋阳军将领,直接隶属李泰。”“但我是大唐皇子,储君,以后执掌的并不是一家一户,而是整个大唐帝国,晋阳军也大唐将领,天下藩王也是大唐之臣。”“如此仅仅因此就将他们给否了,这对我大唐而言也是损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