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人见诸葛亮放此豪言,紧跟着自己的输出。
“军败于当阳,计穷于夏口,仓皇逃窜,几乎无藏身之地,现只身过江,求救于我东吴,竟然说不惧?”
“真是大言欺人也!哈哈哈哈哈!”
“这不是虞翻,虞仲翔吗?你笑得太早了。”
诸葛亮并没有因为此人的嘲讽而心慌意乱,而是铿锵回应。
“试想刘皇叔以数千仁义之师,怎能抵挡百万残暴之众?”
“然而我全军上下一致齐心抗敌,虽历遭惨败,仍浴血拼斗!”
“而今江东兵精粮足,又有长江天堑,可有人却劝说其主屈膝投降,不顾天下耻笑。”
“与此相比,刘豫州真不愧为不惧曹贼之人。”
此言一出,刚刚还在嘲讽诸葛亮的虞翻已经坐回了位置上,面色难看。
可诸葛亮却并不打算就这么放过他,而是直接走近,贴脸输出。
“当年仲翔在会稽太守王朗帐下,就曾劝主投降孙策。”
“不想如今归顺东吴后,又要劝主降曹?”
“看来是旧病复发也,哈哈哈哈哈。”
诸葛亮手指虞翻,向着周围江东臣子示意,直接将虞翻的老底揭开。
“孔明!欺人太甚了吧!”
此时,又有一人站了出来,开始准备与诸葛亮对线。
诸葛亮听到又有人站了出来,循声看去。
“原来是子山兄,失敬。”
诸葛亮对着步骘行了一礼,步骘虽然不爽,但还是对着诸葛亮回礼,随后开口道。
“难道先生想要效仿苏秦、张仪,鼓动如簧之舌来游说我东吴吗?”
“子山兄以为苏秦、张仪仅仅只是说客吗?岂不知他二人是真豪杰也!”
“苏秦佩六国相印;张仪两次为秦国宰相,二人皆有匡扶国家之大智大勇!”